4/25/2005

《半世紀舊書回味》 跋

光華商場老吳退休了!就在今年七月。高齡八十六的他,原本打算繼續坐守書攤直至百歲,終究還是因身體狀況欠佳而不得已頂讓攤位。對於許多逛慣牯嶺街或光華商場的書迷來說,老吳的退休不僅代表舊書攤數量減少,更意味著一家屹立了五十多個年頭、懷有深厚感情的舊書攤,就此硬生生地從許多老書人的記憶中拔除,遺留下空洞的失落感。

本書主要從社會學、空間學、歷史學等跨文化領域進行台北舊書攤研究,並以批判現代知識分子的立論觀點,提供讀者另一種反向思考。

一本舊書猶如承載時間記憶的空間容器,許多原本平凡無奇的圖文資料,往往在經過數十年之後散發出某種特殊的歷史感。舊書攤的魅力,主要來自於-愛書人對書籍的痴狂迷戀,以及那四處堆疊、不假修飾的「挖寶」情境。相較於現代書店的人書關係,舊書攤其實更能讓「找書」這件事回歸到一種「原始本能」,身處舊書堆的愛書人猶如悠游書海中的書蠹,四處游移觀望卻不希望他人干擾。

表面上,舊書買賣這一行業在台灣多半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舊書業同時牽涉「消費體系」的出版業與書店業,以及「回收體系」的拾荒人與廢紙場業者,扮演著整個書物循環流通的關鍵角色。

過去談論舊書話題的私家著作,幾乎都是站在「消費」立場,由買書人執筆品評賣書人,其中不乏蔑視書商的言論。清代學者洪亮吉刻意鄙薄書販,將之列為藏書者末流,而陳登原的《中國典籍史》甚至將「書賈」列為書籍四厄之一(其他三厄分別是天然火水、人為兵災以及書蠹侵蝕)。因此,本書試圖轉換敘事立場,改由書商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舊書業在台灣的發展歷程,相信許多長期以來擔負書物「吐納流通」工作、而遭知識分子貶抑的舊書商們看了之後,或許更會感到「心有戚戚焉」。

另外,從都市規劃的層面來看,舊書店(攤)乃是反映都市文明的在地產物,沒有了它,一座城市絕不能自稱具備文化氣息。諸如北京琉璃廠、日本神保町、巴黎塞納河畔、英國查令十字路等地,莫不以其密集繁盛的舊書店(攤)作為當代重要的城市地景。相對於歐美地區舊書文化的發達興盛,台灣舊書業雖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卻以其第三世界殖民國家的特殊歷史背景而自成一格。
迷戀舊書攤不滿五年的我,彷彿透過文字書寫而經歷了戰後五十年。

全書由本人在台大城鄉所的碩士論文改寫而成,內容除了以戰後台北舊書業發展過程為主軸外,還增列了部分絕版舊書評介。整個寫作過程猶如進入舊書攤挖寶,尤其每當找出被遺忘塵封在書堆角落的隻字殘篇時,那種興奮感至今依舊回味無窮。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諸位舊書界的耆老新秀(尤其是秦賢次先生、莊永明先生,以及「百城堂」林漢章先生、「舊香居」吳輝康先生與吳雅慧小姐、小高、阿輝、「後街書城」李老闆、「人文書舍」張銀昌先生、「古今書廊」頭家娘、「古原軒」邱店長等人),還有其他曾經接受訪談的書痴書迷們慨然提供各種參考資料。最後,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對當前台灣的舊書攤有所回饋。

李志銘(2004年12月於台北中和)

4/19/2005

作者面對讀者

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作者根據2004年12月5日在台灣社會學會年會「作者面對讀者」討論會中的發言整理)。

在開始我的報告之前,我有一些關於個人參與今天這項活動的身份之聲明必須先提出。我今天參與的身份與在場其他作者(柯志明、陳東升、林 端、夏曉鵑)不相同,他們是以學術專著作者的身份出席,我的書(《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3)則是以大學部學生為目標讀者群,比較類似通俗作品,通常不被算為學術作品。不過,事實上,原先出版這本書的構想中,除了作為大學部上課的教材,及讓一般讀者可以閱讀外,本來也有為專業版的書先做通俗本的計劃。因此,今天我有雙重的角色:一方面是教科書專著的作者, 一方面則是正在進行專著的作者。
這樣的身份可能無法對於曾嬿芬(會議安排主及主持人)所列出的所有問題都表示意見,特別是關於寫書的心路歷程、甘苦談、及對想走這條路的人的建議等問題。我的主要感想是針對曾嬿芬所提的第一個問題:為何選擇以「書籍」、而非「論文」來呈現研究成果?而且,因為書籍的形式(教科書、通俗書籍)不同,有些意見也可能和其他作者不同。

我為何用選擇「教科書」/通俗書籍的形式呈現研究成果?

第一個理由是實際的理由──教學上的需要。我早年在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專任過兩年半,離開後十多年來幾乎每年都在大學部或研究所上課。「族群關係」這門課由1991年到現在已開過十幾次。在大學部的課程,選擇課程讀物十分不易,西文可以用一些現成的教科書,但中文的教材,常須橫跨論文、書籍、及各項的非學術文章。而且,這十多年來剛好是台灣社會中族群關係巨變的時期,關於台灣部分的上課內容也被迫跟著不斷改變。
在這樣的狀況下,「族群關係」課程的內容除了反映個人的研究成果外,也必須大量閱讀及引用其他作者的成果,因此,也愈來愈無法用西方的教材。另一方面,大學部的課程內容,在我個人的認知上必須寬廣,而不能限定於個人專門的小範圍,因此會為了教學,而開始接觸一些自己在研究上不一定特別深入的題材。十多年來也在教學的過程中,累積了相當多自己對於特殊議題的綜合觀點,既不適合以學術論文形式展現,亦不適用學術專著,因此將它們用「通俗書籍」的方式完成。
出版這本書還有一項機緣巧合。我在2001年七月受邀去國科會支持、台大社會系主辦的「高中生人文科學營」演講,主題是「族群與族群關係」。會後台大幫我整理了兩萬字的稿件,計畫在修改後出版成書。原想稍微增加、修改,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但是最後卻用了四個月進行增修,也將過去的上課題材及已經醞釀兩三年的新概念,先以通俗本的形式呈現,尤其是增加了許多關於台灣的部分,全書最後的定稿也暴增到七萬字。

第二個理由則是研究生涯的發展。進行這本書稿增修的前後,剛好也是我個人研究生涯的一個轉捩點。早年為了教學,幾乎是現學現賣地由幾本最受歡迎的英文教科書取用他們的架構,做了有系統的教學大綱,其中大量引用西方的理論、概念及經驗研究成果。1991年第一次開始授課後,我強迫自己每開一次課,至少更新四分之一的主題及教材。前三年大約都是在讀新東西,引用西方的理論及概念,將他們介紹給學生。1994到1996年之間,台灣族群關係開始發生重大轉變,個人研究方向也有所調整,注意的焦點由「族群團體」(ethnic groups)轉為「族群特質」(ethnicity),對於族群現象採用的理論觀點也由「原生連帶論」(primordialism)漸漸轉向「情境論」(situationalism)。試圖去理解:為何一個看起來很舊的東西沒有被現代化打敗,反而日益興盛?
這個階段的研究取向,可以說是由「功能論的現代化論」轉向為「衝突論的現代化論」,強調現代化過程有些社會與政治機制,將會刺激族群動員及族群重現,不過「族群」的意義與性質不同了。
過去西方主流的優勢/弱勢區分,在當代台灣的族群關係中並不明確,台灣所有的族群都宣稱自己是弱勢族群,以抗衡優勢族群的剝削或不平等對待。但是,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注意到:過去台灣社會中沒有「族群」的名詞,也沒有相關的概念。當人們開始用「族群」描述「省籍」的現象時,其實不僅是名詞的轉變,也包括概念的改變,我認為是一種新的族群想像(ethnic imagination)出現了。它代表一種新型態,當代性的人群觀念想像,其中隱含了現代公民權假設、當代文化差異性質的認知、以及國家對於維護公民權所應扮演的角色的期待。
在這一段期間,有許多重要的社會變遷促成了這種新的人群分類想像:

1. 理想不同文化群體關係,由過去「同化主義」轉為「多元文化主義」。
2. 國家對人民衝突的規範能力增加,不能在用械鬥解決彼此間的利益衝突,只能用民主制度,包括司法與選舉來競爭。
3. 大眾媒體的逐漸發展。

這些變化雖然有整個世界潮流發展的共同性,但是台灣社會中族群的發展,更有其獨特性。歷史發展及社會脈絡的交會,包括西方學術相關研究及政策對台灣的影響,讓我覺得恐怕必須重新思考「族群」的意義,而不能直接將西方的研究經驗、理論、及概念直接移植過來。也就是,我認為已經到了必須重新思考西方現有理論對台灣的適用性的問題的時候了。

早期我個人研究都是以單篇論文形式出版,每篇都有明確的先前理論及假設,可以說是在一個明確界定的領域中操作研究。在這樣的狀況下,台灣現象的特殊性似乎主要是只是在資料的不同,尤其是用survey data的分析所完成的論文。到此時,我開始意識到,必須用歷史研究法重新理解與探討台灣社會中「族群現象」的特殊性,不能假定相同的概念在台灣就一定能適用。雖然所有族群現象的經驗性研究,最後企圖建構的理論,都是在解釋社會不平等的現象。但是,如果將台灣的經驗與其他社會的經驗比較起來,相同之處太抽象,差異之處才是台灣獨特經驗可以貢獻到整體社會會知識之處。

第三個理由則是族群研究的社會關聯性質。「族群關係」在近十年來是個相當熱門的議題,和當前社會的脈動緊密相連,也是當前社會中主要爭議的焦點。從我開始從事台灣族群關係研究的十多年來,就不斷地受到各種大眾傳播媒體要求我以研究者、「學者專家」的身份,對這一類議題發言,通常是針對當時成為新聞焦點的族群議題。我在早期一兩次錯誤的答應這些邀約的經驗後,很快地就決定不再扮演這種角色。因為,我意識到雖然這是個重要的社會議題,但是,它也是個不易在短時間內說清楚的課題。對於特定當代族群問題或現象,往往需要太多歷史背景知識與研究成果,才能有初步的理解,更遑論立刻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大眾傳播媒體對於這些事件背景的說明之興趣,往往不及對於事件或現象提出鮮明的立場。另外,在知識生產與參與社會行動的立場上,雖然我和大多數社會學研究者一樣,懷抱追求社會平等的理想,也對於投身社會實踐行動的人持有高度的敬意,但是卻不相信「社會干預行動」(social intervention),尤其是社會科學研究者的社會介入行動,能夠真正帶來更公平的社會。在這一點上,我是Max Weber的信徒,而非Karl Marx的追隨者。此外,個人性格、長相也不適合扮演公開拋頭露面的角色。因此,作為一個族群關係的研究者,對於我所關心的社會,唯一回報,除了教學與作研究之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設法將自己的學術性研究成果,以一般讀者能夠理解的語言與形式出版,期望能夠提供一個理解這些複雜的當代現象的分析工具與概念。

(一個相關題外話是:很不幸的,由於這個研究議題實在太具有現實的關聯性,所以這本書在2003年年底出版後,在2004年3月的總統大選之前,被《中國時報》副刊在,當成眾多的「選舉書籍」之一,來加以介紹。)
以上是我對於為何選擇以書寫一本通俗書籍的形式來呈現我的研究成果,所提出的一點報告,請在場各位指教。

機器人與劉興欽


robot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ocio.


robot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ocio.


【機器人與劉興欽】
四、五○年代出生的人,相信都會記得劉興欽的《大嬸婆》、《阿三哥》、《機器人》等系列漫畫。當時台灣漫畫正待風起雲湧,卻遭逢統治者打壓,荒謬地認為機器人或狗說話都是怪力亂神而明令禁止,導致台灣漫畫出現真空期,如今七、八年級生回憶童年,已盡是盜版日本漫畫的天下。

劉興欽本人不但是個漫畫家,同時也是台灣擁有最多專利的發明家。早年曾經為了說服某位不相信漫畫「機器人」有那麼厲害的小讀者,而成功作出了一部引導小朋友學習語言與算術的「機器人助讀機」,並陸續於一九七○年至一九七八年間發明了一百三十八種專利。(摘錄自《半世紀舊書回味》,頁130)

4/18/2005

辜振豐專欄:黑暗之心──評史蒂芬.金《四季奇譚》

黑暗之心:評史蒂芬.金《四季奇譚》

辜振豐
  對於史蒂芬.金的作品,臺灣書迷應該十分熟悉,但他早年的中譯本相繼絕版,因爲翻譯授權的問題。如今《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得以問世,相信許多書迷必定感到高興。其實很多讀者有機會認識他,極有可能是經由電影,然後再閱讀他的作品,例如〈刺激一九九五〉(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等。如果仔細觀察,則發現前者是改編自《四季奇譚》中的(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

  要了解這部作品,應該把電影跟小說做個相互對照,從而認識影像和文字之間的差異。在電影裏,提姆羅賓Tim Robbins)飾演安迪,而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飾演敘述者。其中安迪所策劃的逃獄過程,確實令人拍案叫絕,而這也是影像吸引人的地方。不過,如果詳讀小說,則可以發現這兩個主角都是十分傑出的作家。也因此史蒂芬.金將創作的本質放進這部小説之中。首先,敘述者十分生動地描述安迪的籌劃,無疑是頂尖的藝術創作。特別是他指出安迪這位無辜的受害者可以成功地逃離監獄,要歸功於「單純」。其實所謂的「單純」,也就是安迪的執著和細心的規劃,而這也是作家所應該具備的特點。因此安迪完成這部精彩的作品,雖然不是小說,但逃獄的成功無疑是一部精彩的「作品」。至於敘述者這個角色,讓人覺得好像是史蒂芬.金的化身,娓娓道出安迪的傳奇故事。

  史蒂芬.金擅於描述恐怖情節和人心的黑暗面,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已經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這在其它三篇小說中可以得到印證。不過,他倒是一個道德觀念很強的作家,堅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些惡人即使沒有死,也必須被良心折磨半輩子,才能得到救贖。在〈納粹追兇〉(Apt Pupil)中,杜山德身為納粹老餘孽逃到美國,以躲避猶太人的追捕。每當睡著之後,必定噩夢連連。長久以來,他一直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幾乎與世隔絕,但巧遇送報生塔德,以致再度犯下殺人的惡行,最後在天網恢恢之下,自行了斷。至於塔德平時喜歡閱讀納粹時代的資料和圖片,進而崇拜納粹的殺人惡行。塔德親眼見到集中營殺人魔王杜山德,興奮之餘,便經常和他討論納粹的種種惡行。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杜山德便附身在塔德身上,令人驚訝的是,塔德竟然把街頭的流浪漢和酒鬼當成二戰時期的猶太人。最後東窗事發,也就遭到逮捕。作者在這部作品強調暴力和野蠻實惠互相感染的。塔德和杜山德這兩個人都是扮演「催化劑」的角色,互相刺激對方去殺人。

  史蒂芬.金除了善於說故事之外,他的論述同樣是十分精彩,這在《寫作論》一書中可以得到明證。首先他對於寫作是十分堅持的,為創作他先到高中教書,而且課餘時間更到洗衣店打工,以貼補家用。等到處女作《魔女嘉麗》(Carrie)暢銷之後,才專心當然起職業作家。因此這本書對於臺灣的寫書人和作家可以發揮鼓勵的作用。但此書的中譯本因譯筆出了問題,以致絕版多年。在此也呼籲有眼光的出版社應該聘請翻譯高手重新翻譯,畢竟欲知山前路,須問過來人。

4/12/2005

《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目錄


Secondhand bookstore in GuiLing Street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ocio.



總編懺悔錄 / i
序︰喜歡閱讀,喜歡書(畢恆達) /1
序︰擁抱舊書,回味過去(辜振豐) / 3
序︰穿過我的記憶的舊書的點點滴滴(孫中興) / 7
閒話舊書 / 11
「新」與「舊」的辯證 / 12
從「敬惜字紙」到「舊書回收」 / 14
舊書業的歷史淵源︰從「買方交換市場」到「生產消費市場」 / 15
與時俱變的「舊書」意涵 / 17
論「收藏」的主體慾望 / 21
舊書與版本 / 22
舊書的文化價值理論 / 27

黃金歲月三十年—戰後牯嶺街的崛起與沒落(1945-1973) / 31
從日治到國府—戰前台北舊書業概述 / 32
》台人「舊書舖」與日人「古本屋」 / 32
》日治時期的研究著述與藏書活動 / 35
》剝狗皮買書—改朝換代的狂歡街景 / 37
》反殖民意識與書物文化認同 / 42
從流動到管制—早年台北舊書集市形成 / 43
》百廢待興—戰後台北街頭的流動攤販 / 43
》「廢物興學」的反共樣板—拾荒人王貫英 / 46
》逐漸匯聚的台北書攤集市 / 48
》光復初期台北地區的舊書回收體系 / 52
名山典冊的亂世浮沉 / 54
》世界華學典籍中心—從「海內孤本」到「書種子」 / 54
》繼承與接收—牯嶺街的空間基調與形貌變遷 / 57
》持錢入書肆、把冊忘昏晨 / 60
》「點石成金」的牯嶺書河 / 62
》舊書攤「巡閱者」的掠取文化 / 64
舊書生涯的啟蒙與禁忌 / 66
》榕樹下的知識啟蒙地 / 66
》從知識啟蒙到著書立論 / 69
》戰後台灣查禁圖書的歷史脈絡 / 70
》牯嶺街的狩獵禁忌 / 72
雅俗交雜的時代軌跡—牯嶺街書肆記 / 78
》追憶—台北舊書攤拾遺 / 78
》舊書回收市場的自由放任時期 / 83
》「盤古開天」傳說—牯嶺街第一家有名號的舊書店「松林書局」 / 85
》戰後台灣古書店始祖—妙章書局 / 86
》從「瑩橋」到「書香」的老牯嶺—莊秋敏 / 87
》最後的歷史長巷—人文書舍 / 88

舊書重鎮轉移與變質—遷至光華商場後的劇變 (1973- ) / 91
攤販、城市、光華橋—歷史變遷的矛盾糾結 / 92
》揮別牯嶺—甫遷光華商場的過渡初期 / 92
》從橋下商場到光華商圈 / 94
》邊緣VS.中心—光華商場的歷史矛盾 / 95
古文明沒落、新科技崛起—舊書業的量變與質變 / 97
》短暫的蓬勃氣象 / 97
》沒落與轉型—光華商場的產業結構變遷 / 100
》從「絕版書」到首輪下檔「二手書」 / 104
地面下的流動與慾望 / 107
》圓形封閉型態的流動地景 / 107
》隱匿的在場者—撩撥主體慾望的藏身場域 / 109
》污名化—「掃黃」意識形態禁臠 / 112
血親化家族企業—光華商場書肆記 / 117
》光華攤商的族群結構與優劣差異 / 117
》壟斷盤據—日久成習的收書倫理 / 122
》日文書沒落、大陸書崛起—「二間堂」與「古文書店」 / 124
》從骨董舊書到色情光碟的競逐舞台—「新光華商場」與「百城堂」 / 125

80 年代晚期以後—台北舊書業空間的再結構(1981-) / 129
從集市到散市—台北舊書業新版圖 / 130
》「她」來自光華商場 / 130
》晚近崛起的舊書中心—台大公館地區 / 132
》夜市特區的草根舊書文化 / 134
》位處都市邊緣的跳蚤市場 / 137
酒矸倘賣某—廢紙回收系統的收編與再結構 / 140
》傳統拾荒體系危機下的廢紙回收論述 / 140
》垃圾變資源—舊書回收的篩選機制 / 143
》民間廢紙回收系統分散再結構 / 146
人棄我取—從「國書事件」談起 / 149
》丟書、丟書、丟書 / 149
》在「搶救神話」背後 / 154
》私家藏書的最終歸宿 / 156
廉價書與回頭書盛行—新舊圖書市場的循環淘汰 / 160
》時空壓縮下新書之死 / 160
》給我便宜,其餘免談!—台灣廉價書店崛起 / 163
》茫茫書海、好書難尋 / 166
全球化下的舊書買賣—網際網路與大陸舊書文化 / 168
》台灣網路二手書店發展概況 / 168
》從禁毀封閉走向改革開放—大陸舊書業的歷史脈絡 / 172
》曇花一現—誠品古書拍賣會的短暫興亡 / 176
》同文不同體的政治文化競逐—大陸簡體書店在台灣 / 178
眾家鳴放的改革創新階段—80年代晚期以後台北書肆記 / 181
》從親族傳承到半路出家—舊書業族群結構變遷 / 181
》吹皺一池春水—分散再結構的舊書回收系統 / 183
》一路走來的歷史見證者—古今書廊 / 185
》改革傳統的後起之秀—小高的店 / 187
》都市「草根型態」舊書攤—低價書店、阿輝的店 / 188
》現代舊書店主流空間型態浮現—古原軒書店、茉莉書店、舊香居 / 191

尾聲 / 199
藝術與設計的對話—戰後台灣書物裝幀變遷 / 200
台灣舊書業的「五折定律」 / 202
蒐書與戒書—書籍標價的二元衝突 / 204
書齋、書災—藏書狂的空間神話 / 207
店主識貨,人多恨之 / 208
人情與買賣的糾纏—舊書攤「殺價」習癖 / 210
商而士者—古今舊書商專業典範 / 212
追本溯源—戰後台北舊書業變遷系譜 / 215
從草根文化到精英文化—台北舊書店的層次類別 / 219
從持續推動「定期古舊書活動」到成立「台北古舊書商協會」 / 222
跋 / 227
參考文獻 / 229

附錄一︰戰後台北舊書業大事紀 / 239
附錄二︰全台舊書店一覽表 / 245
附錄三︰台北市舊貨回收商一覽表 / 251
附錄四︰戰後台灣禁書目錄(解嚴以前) / 255

4/11/2005

喜歡閱讀,喜歡書(畢恆達)


The History of Secondhand Books in Postwar Taiwan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ocio.


畢恆達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身在台灣的紐約客,只要聽到「紐約」這二個字瞳孔就會放大,也會只因為電影的場景在紐約就因此走進了電影院(例如看「小鬼當家第二集」);同樣地,愛書人到世界各地旅行,欣賞美景之餘,總是不忘在書店或書攤中流連。想像作者把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或個人的生命經驗淬取濃縮在一本書當中,我們怎能不珍惜書本呢?我雖沒有同一本書買二個複本,一本拿來讀,一本用塑膠套包起來珍藏的習慣,但是也記取從小「愛惜字紙」的觀念,不太能接受將書摺角、也不會用擦不掉的原子筆劃線做筆記。這些應該不算是怪癖吧,就像很多愛書人都喜歡引用班雅明的說法:書本孤伶伶地被遺棄在書店的角落,把書買回家是為了解救它(即使不一定真的閱讀)。

就讀高中的時候,牯嶺街就在學校旁邊,還記得在榕樹下翻書的情景,那裡可以買到今日世界,以及早已絕版的建築雜誌「境與象」;其後轉至光華商場,逛完一樓,就到樓上的水準書局,在那買了歷史研究、西方的沒落,衝著誘人的折扣,可是又對著醜醜的書店印章耿耿於懷(此店章的美學似乎三十年不變)。到了國外大城市也不忘逛當地的舊書店,芝加哥大學校園的Powell's書店,幾乎都是學術書籍,哲學一整面牆、連人文地理學都佔滿落地的書架;等到了Portland的Powell's書店,更是令人讚嘆不已,光是書店平面圖就是攤開一大張雙面印刷,有五顏六色的書籍內容領域分區,最嚇人的是居然有「塗鴉」這個分類;紐約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書店:Strand Book Store也是我幾乎每週固定流連之處,在那買了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結帳時店員告訴我:這是一本好書,它改變了我的一生。在這裡還可以用一元美金買到「校對書」,運氣好也可以用半價在新書上市之前就買到「書評用書」(review copy)。

喜歡書的人總是有說不完的關於書、書店與獵書的故事,相信也會喜歡志銘這本《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志銘在撰寫論文的過程當中,每次輪到他報告,我們總是聚精會神聽講,覺得獲益良多。他蒐集資料、分析寫作的能力,在其同齡學生之中表現非常突出;幾十年前的老照片、拾荒者一天的行走路線、光華商場的經營人事變遷、禁書目錄大全、垃圾不落地政策以及慈濟資源回收站對舊書回收的衝擊、地產開發/興建公寓/搬家創造出來的舊書,一直到69元書店/簡體字書店與網路書店的興起與變遷,每每讓聽者豎起耳朵。

閱讀此書,一方面會有關於書蠹行徑會心的莞爾,一方面可以得到許多新的知識;從個人私密的逛書店經驗,到結構性的市場變遷,志銘給讀者一個非常全面的關於書/舊(救)書/舊書店/舊書業的精彩描述與分析。只要你喜歡閱讀、喜歡書、喜歡逛書店,請快快把書架上這本《半世紀舊書回味:從牯嶺街到光華商場》買回家吧!它值得玩味、也值得珍藏。

4/07/2005

李志銘新書《半世紀舊書回味》序


The History of Secondhand Books in Postwar Taiwan
Originally uploaded by socio.


穿過我的記憶的舊書的點點滴滴 (孫中興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我的年紀雖然未及半百〔也快了就是〕,但是回憶中最美好的部分都和書有關。

我開始閱讀課外讀物是在南投念國中那年受到國文老師馬長英先生的啟蒙。當時鎮上只有兩家書局,賣的多半是參考用書,所以為了開眼界,就曾經和幾位同學千里迢迢遠赴台中到鼎鼎大名的「中央書局」去朝聖。當時只知道書要買新的,所以也沒特別體會到舊書店是個尋寶天堂。

後來搬到台北來,馬老師來台北時帶我去牯嶺街逛了生平第一次的舊書攤,從此以後就開展了我尋訪舊書的諸多美麗回憶。後來高中唸的是夜間部,學校剛好在牯嶺街附近。沒事的時候都會提早出門先到舊書攤逛逛,然後順便上學去。早期的書都是在舊書攤買的,在那個零用錢少的時代實在是既經濟又實惠。

以後好像是習慣似的,到了新的地方我就會先尋訪舊書店。在台南當兵的那段時間,放假總是在府城亂逛,總會因緣際會碰到舊書店。
後來到紐約唸書,每個星期五上完課之後,就往下城走。撘地鐵到十八街的小站下車,然後向東走到第五大道,一路會經過幾家專賣中國研究圖書的「中國書店」(China Books)、「學術書店」(Academy),然後固定到第五大道轉角的「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的廉價部分消磨上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離開巴諾書店往往都已經是兩手提著令人懷念的書店紙袋,轉往百老匯和十二街交口的號稱有藏書有一哩的「史特蘭德書店」(Strand),又是另外一個鐘頭的旅程。稍早的時候,「史特蘭德」對面有一家就書店,也是我每週例行「舊書店之旅」的必經之路。後來那家記不起名字的書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以及幾百美金廉售給一位住在紐澤西的愛書人,故事還登在當時《紐約時報書評版》(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而成為我記憶中一場擦身而過的當代傳奇。每週五逛「史特蘭德」往往會碰上現在「群學」的老闆劉鈐佑兄,因為都是學社會學的緣故,他如果搶先我去,那個星期我大概是別想買到甚麼值得炫燿於友人之前的「絕世好書」。我回國教書時運回來的一百多箱書,大部分都是留學六年間每週幾乎不間斷的舊書店之旅的成果。

回到台灣教書之後,舊書店從牯嶺街搬到離學校不遠的光華商場。我也刻意複製每週逛舊書店的習慣。那時候開始有了薪水,又沒有房屋貸款,買起書來更是「肆無忌憚」。

1991年到92年到美國柏克萊進修,那個小鎮及鄰近地區的舊書店還都有小冊子可以按圖索驥尋訪,再加上那時候會開車,尋訪的範圍更加擴大到舊金山〔我們夫妻倆人和現在「巨流」的陳巨擘兄就曾經有一整天的舊金山舊書店之旅〕。那一年幾乎每天的行程是:上午到圖書館,下午則選定一家舊書店〔或新舊書兼賣的書店〕細細的逛,慢慢的瞧。最後的驚人成果是廿箱書籍寄回台灣。

1993年暑假到香港進修兩個月,香港唯一的一家舊書店也逛到覺得無趣,倒是花了不少時間逛一些賣大陸書的書店,自己還有個小筆記。後來被去香港的愛書同好借去當成購書指南。

那年十一月到日本東京出差五天,其中大約有四天在事情結束之後都趕赴神田的神保町舊書店流連忘返。以我當時的日文程度,看日文只識漢字〔其實大家都是這樣的吧〕,逛舊書店的樂趣絕對是意在言外的。最主要的感想是日本的舊書店都很專業齊全,那家專賣外文的舊書店的蒐藏之精,更讓我至今難忘。

1997年的暑假到德國柏林進修,因為粗通德文,也藉著當時留學柏林的白裕彬先生的引介,滿足了我的「舊書店之旅」。那兩個月的時間,我借助的地方離「冬野街」(Winterfeld)不遠,又仗著有獎助金之便,我在其中一家高檔舊書店買了不少世紀之交的德文社會學名著,其中還有一套五百馬克、從舊東德某黨部圖書館流出來的《馬恩全集》。店東就算不以為我是台灣舊書店同業,好歹總還算是該店開張以來難得一見的「台灣大戶」,後來竟也熟到可以登堂入室先窺他剛剛收進來的書籍。我在柏林也只不過呆了一個月。

後來轉往布拉格去玩,也在著名的查理橋之前的氣質舊書店中購得一本約十五元台幣的超值世紀之交社會學名著。到了巴黎,則因為逛博物館的時間緊迫,所以除了在巴黎聖母院附近特意遊訪了鍾芳玲的《書店風景》中特別介紹過的「莎士比亞書店」之外,遺憾地沒有任何舊書店之旅的回憶。

1999年秋季回到母校哥倫比亞大學客座講學的半年,平日除了忙於準備英文教學之餘,還是遊訪舊書店。比較不同的是和學校附近的舊書店老闆都因為買書聊天而熟識,也都習慣地以老闆名字相稱。甚至透過「理想書店」老闆亞倫的介紹,得已到「迷宮書店」位於紐約上州的倉庫直接看書買書。據說,這是同業買書的特殊管道。後來不少友人因為我的指引,而同樣踏上這條特權之路。

這幾年雖然足不出國,可是藉著網路購物之便,可以秀才不出門,在家買舊書。我又將每周舊書店之旅的習慣轉向網路之上。最誇張的那個暑假,在不知不覺中花光了兩個月的薪水,都是為了買睽違已久卻在網路上邂逅的舊書。

這幾年研究室的圖書數量已經氾濫到可以名列「逛書架」的瘋狂者名單之中。明明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可是買書早已成癮,只能減量,無法中止。

因為有著這些裹腳布式的背景,所以志銘當初碩士論文口試找上我時,我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我以為光靠著倚老賣老就足以震攝住這個將我的生活熟悉題材寫成論文的後生小輩。沒想到一拜讀他的「大作」,除了自己還真的有些地方可以「倚老賣老」之外,論文中還有著很多連我這種「資深舊書店尋訪者」都不知道的點點滴滴。平常口試都是學生受益多,這篇則是反過來,讓我受益良多,甚至打通了我過去有關舊書知識的「任督二脈」。

我口試的當下,馬上慫恿志銘將論文出版,並且積極推薦幾家認識的出版社,洽商出版事宜,也自告奮勇願意在出版時寫序推薦。

現在這本書終於出現在您的眼前。您一定也可以像我當初一樣,看到志銘的對於過去半世紀台灣舊書業的用心用力,以及對於舊書溢於言表的款款深情。如果您也像我一樣有著不少的舊書店的綿綿情結,您在沉緬往日情懷之餘,還可以從這本書了解到舊書業的總體面相,享受著穿越時空探舊書的種種樂趣。如果您才開始接觸舊書,這本書絕對是您的入門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