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05

《半世紀舊書回味》 跋

光華商場老吳退休了!就在今年七月。高齡八十六的他,原本打算繼續坐守書攤直至百歲,終究還是因身體狀況欠佳而不得已頂讓攤位。對於許多逛慣牯嶺街或光華商場的書迷來說,老吳的退休不僅代表舊書攤數量減少,更意味著一家屹立了五十多個年頭、懷有深厚感情的舊書攤,就此硬生生地從許多老書人的記憶中拔除,遺留下空洞的失落感。

本書主要從社會學、空間學、歷史學等跨文化領域進行台北舊書攤研究,並以批判現代知識分子的立論觀點,提供讀者另一種反向思考。

一本舊書猶如承載時間記憶的空間容器,許多原本平凡無奇的圖文資料,往往在經過數十年之後散發出某種特殊的歷史感。舊書攤的魅力,主要來自於-愛書人對書籍的痴狂迷戀,以及那四處堆疊、不假修飾的「挖寶」情境。相較於現代書店的人書關係,舊書攤其實更能讓「找書」這件事回歸到一種「原始本能」,身處舊書堆的愛書人猶如悠游書海中的書蠹,四處游移觀望卻不希望他人干擾。

表面上,舊書買賣這一行業在台灣多半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舊書業同時牽涉「消費體系」的出版業與書店業,以及「回收體系」的拾荒人與廢紙場業者,扮演著整個書物循環流通的關鍵角色。

過去談論舊書話題的私家著作,幾乎都是站在「消費」立場,由買書人執筆品評賣書人,其中不乏蔑視書商的言論。清代學者洪亮吉刻意鄙薄書販,將之列為藏書者末流,而陳登原的《中國典籍史》甚至將「書賈」列為書籍四厄之一(其他三厄分別是天然火水、人為兵災以及書蠹侵蝕)。因此,本書試圖轉換敘事立場,改由書商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舊書業在台灣的發展歷程,相信許多長期以來擔負書物「吐納流通」工作、而遭知識分子貶抑的舊書商們看了之後,或許更會感到「心有戚戚焉」。

另外,從都市規劃的層面來看,舊書店(攤)乃是反映都市文明的在地產物,沒有了它,一座城市絕不能自稱具備文化氣息。諸如北京琉璃廠、日本神保町、巴黎塞納河畔、英國查令十字路等地,莫不以其密集繁盛的舊書店(攤)作為當代重要的城市地景。相對於歐美地區舊書文化的發達興盛,台灣舊書業雖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卻以其第三世界殖民國家的特殊歷史背景而自成一格。
迷戀舊書攤不滿五年的我,彷彿透過文字書寫而經歷了戰後五十年。

全書由本人在台大城鄉所的碩士論文改寫而成,內容除了以戰後台北舊書業發展過程為主軸外,還增列了部分絕版舊書評介。整個寫作過程猶如進入舊書攤挖寶,尤其每當找出被遺忘塵封在書堆角落的隻字殘篇時,那種興奮感至今依舊回味無窮。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諸位舊書界的耆老新秀(尤其是秦賢次先生、莊永明先生,以及「百城堂」林漢章先生、「舊香居」吳輝康先生與吳雅慧小姐、小高、阿輝、「後街書城」李老闆、「人文書舍」張銀昌先生、「古今書廊」頭家娘、「古原軒」邱店長等人),還有其他曾經接受訪談的書痴書迷們慨然提供各種參考資料。最後,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對當前台灣的舊書攤有所回饋。

李志銘(2004年12月於台北中和)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