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2005

社會工作與政治

Mark Drakeford

在一本討論社會工作的書裡夾一章談政治幹嘛?難道社會福利不是極少數縮小政治分歧,而非擴大差異的題目之一嗎?有誰會反對我們應該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這個主張?這麼說吧,這一章的目的在證明,上述問題所包含的觀點乍看之下簡單明瞭,但在更仔細檢驗下,幾乎全變得比想像中來得複雜和眾說紛紜。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遠非各派思想去異求同之處,反而成為一些最南轅北轍的思考社會的觀點爭辯政策和實務的擂臺。

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如果聲稱自己超乎或不涉及政治,不啻是自動放棄一套立即可以派上用場的概念工具,在今天這樣複雜的實務世界裡,這些工具是依理行事所必需。「非政治」的聲明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立場,吐露不少做此聲明的組織和個人真正的想法。

這一章談的「政治」是一個廣義名詞。基本上,此處討論的議題與意識形態(ideology)有關。它牽涉一些基本問題,如社會的組織;個人
與國家的關係;何以有些行為被視為合法,其他行為卻不合法;政府做哪些類政策抉擇,實際又提供什麼服務等等。在社工員的現實世界,這些意識形態問題很少這樣赤裸裸的展現出來。相反的,它們披上比較平凡的外衣,隱藏在各種法規、決策和權力的背後,比如法庭處理青少年問題的規定,社區照護服務收費的決策,或基於精神病理由拘留人的權力。

此外,所有這類日常決策都是在特定組織背景下做出來的。討論地方政府委員會的架構,或劃分健康服務與社會服務的界線,可能很難激起熱烈辯論,可是從這類政治問題的決議中,卻衍生各式各樣的後果,對社工員及其案主造成直接衝擊。

因此社會工作與政治之間是一種複雜的關係,而且在很多不同層次上運行。首先,社會福利服務是在政治環境正中央籌畫和提供的。政策是在不同政治背景下形成,由大英聯合王國四個地方自治政府各自制訂,包括威爾斯國民大會、蘇格蘭國會執行委員會、北愛爾蘭議會和倫敦的國會。這些機構的政治決策方向不一,影響從決策中產生出來的政策。

其次,至少法定服務是在地方市政局(local councils)的政治脈絡中提供。舉凡資源分配、服務地點、特定功能組織等決策,都是地方當局議員的政治取向和組合成分的產物,在中央政府以各種名義擬定的策略架構內運作。本章將辯證基層社會工作的日常業務受到地方政治脈絡高度影響,提供給個別案主的服務水準和類別也同樣受到影響。

其三,本章將說明社會工作本來就是一種政治活動,從根本上牽涉一系列權力關係,並依據如何處理這些權力關係的各種競爭觀點來進行。社工員花很多時間介入家庭,家庭裡的權力關係,如親子關係,是許多議題的根源,而這些議題正是社會服務安身立命的基礎。一個人除了家庭關係之外,通常還會與外在世界捲入一系列其他關係,所有這些關係都有一個構成權力的面向。社工員兼掮客(social-worker-as-broker)花大量時間在個人與學校,或醫生,或房屋署之間居中斡旋。在所有這些接觸中,社工員絕非不帶一點權力色彩。例如,從事兒童福利或精神健康工作的公職社工員,係代表國家行使直接和實質上的權力。這類權力反映一種對社會關係的看法,基本上受到政治左右。
意識形態與中央政府

當代社會福利的行為者(actors),不論政策制訂者或實務工作者皆然,最慣常面對的危險之一是,新奇性(novelty)永遠顯得比延續性(continuity)來得急迫和重要,前者的意思是立即改變,後者的意思是移動或消失速度比較緩慢的長期趨勢和理念。為了方便討論起見,我建議把社工人員從事的活動看成發生在幾個長期糾纏不清的意識形態爭議的交會點上,而在爭執過程中,一派與另一派之間的界線忽前忽後移動,就像勢均力敵的兩隊拔河隊在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比賽一樣。下面列出其中一些爭議。

政府:助力或阻力?過去一百五十多年來─有些人說更久─英國和愛爾蘭的社會政策基本上一直處於兩派勢力拉鋸戰中,一派相信國家性本善,應積極協助人民生活,另一派則認為國家性本惡,為害的可能性大過於行善,而且它有得寸進尺、步步進逼私人生活的傾向,故應嚴加抗拒。在現代時期,後1945年代的福利國家是第一派觀點最明顯的代表作,而1980年代柴契爾政府「縮回國家邊境」(roll back the frontier of the state)的雄心則屬於第二派。

民營或公共福利?這個糾結的意識形態分歧出於兩派對立觀點,一派相信社會福利最好由民間提供,另一派則認為公共福利優點較多。相信民營福利的人強調家庭角色和在地性。他們提醒我們,在我們社會,大部分「照顧」是家人、鄰居和朋友守望相助的結果。此派論者表示,當親朋好友的照顧不能滿足需求時,個人應該擁有盡可能最大選擇去尋找和取得他們喜歡的服務。經過這樣的分析,市場遂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可以有效提供選擇的地方。此派觀點認為,在市場上,大量民間供應者會互相競爭,基於價格和服務品質來吸引購買者。

另一派則相信依賴民營福利只會複製及加深既存的社會不平等。例如,選擇私人托兒服務的能力,完全取決於有沒有錢購買這種服務。擁有穩定家庭和生財管道的人,就有能力利用這類私人優勢來造福自己。至於那些沒有穩定家庭和財力不足的人,則會發現自己處於每下愈況的劣勢。因此,此派論者表示,公共福利遠遠優於民營福利,因為公共服務可以做到真正全民共享,可以保證公平和品質。
這些迥然不同對政府及服務的看法,意味著社會工作自創始以來,一直感受到政治的直接衝擊,就其意識形態而言。衝擊的實際效應有時強些,有時弱些,隨著意識形態潮流起伏。過去五十年來的社區照顧安排便是一個直接例子,顯示社會工作背後的政治理念如何可以浮出表面,衝擊著社工員提供的服務和他們每天從事的活動。

社區照顧政策從一開始就獲得政壇不分黨派大力支持。第一個使用「社區照顧」一詞的人是保守黨衛生部長Sir Derek Walker-Smith,在他提出下議院法案的時候,該法案後來通過成為1959年精神健康法(Mental Health Act 1959)。1960年代,一連串發生於精神病院的醜聞,給這個政策帶來更多動力,加速將精神病患照顧工作從機構移轉到社區。1969年的艾麗醫院調查案(Ely Hospital Inquiry),是由一位政壇新秀保守黨律師Geoffrey Howe主持,調查報告呈交工黨大臣Richard Crossman。Crossman的反應奠定了基礎,繼任的保守黨大臣Sir Keith Joseph遂於1972年提出白皮書:《改善對弱智人士的服務》(Better Services for the Mentally Handicapped)。1976年工黨重新執政,Barbara Castle接續發表白皮書:《改善對精神病患的服務》(Better Services for the Mentally Ill)。

兩黨在1960、1970年代提出的計畫,基本上都是依循1945年福利國家模型,該模型認為政府能夠做相當長期的計畫,而且能夠擬定政策和方案,交由其他單位─在這個例子裡主要是衛生和社會服務部門─負責實施。Parton(1994a, p. 97)指出,這個觀點乃基於一個信仰,即「社工員的利益,乃至國家的利益,與他們想要幫助的人的利益即便不是完全一致,也是非常接近」。

這個意識形態休兵狀態,在1980年代起了很大變化。那十年的柴契爾政府,對於國家本身及其代理人的適當角色和職責,抱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在照顧供給方面,新的重點放在家庭的角色,以及志願和非正式的網絡上。地方政府部門隨之改組,以反映新的安排。市政局變成實質上的服務購買者,由其他人供應服務。至於供應性質則交由新的市場決定,在此市場上,志願和私人機構競標地方政府合同,以便執行工作。社工員不可不瞭解這個變化的含意,因為它根源於不信任他們的行業及他們的專業精神。新右派對公僕和公共服務一概不信任,但在福利事宜上,這個意識形態立場的政治刀鋒特別銳利,毫不留情的砍向個人和家庭,通常是對經濟不起作用和公共預算的純消費者,而非貢獻者。

新工黨執政後,福利政治脫離柴契爾和梅傑政府時代一切以新自由主義為依歸的做法。反之,1997年上台的新政府自吹自擂在處理社會政策事宜上,特別是社會服務,沒有意識形態教條。在政策制訂上,布萊爾政府不偏袒任何一種意識形態立場,反而採取一種「管它什麼有用就好」的務實態度。然而,如此明顯的規避政治和意識形態,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雖然「管它什麼有用就好」所展現的中立性,可以讓政客用優雅的身段處理一些困難的道德或財政問題─把難題扔給「專家」去解決。Harrison(1998, p. 21)描述在健康領域這個做法「不但可以把問題留給實證醫學去解決,而且經由授權醫生做潛在上不受歡迎的決策,還可以分攤責任。這對定量配給措施(rationing)在政治上被接受的可能性大有幫助」。

在社會工作領域,「管它什麼有用就好」的趨勢也越演越烈。在這裡迴避意識形態的做法與定量配給的關係不大,反而與道德的關係較大。如果一個解決方案「有用」,那麼像自由、人權之類的議題就不必再吵了,用一句小題大作或無關宏旨就可以擋回去。例如,Jack Straw擔任內政大臣時,宣布將電子追蹤系統的年齡下限放寬到十歲,他以這個方法已通過「成功試驗」來合理化此舉,而且對這項措施引起的道德或意識型態疑慮不置一詞,反而引述一份內政部自己進行的「試驗評鑑報告」(Hansard House of Commons Written Answers, 20 November 2000, Column 100W)來回應各方批判。

這種心態不限於部長級官員。有些社工人員和政府一樣,也宣稱他們的活動不受政治影響。這種把社會工作當做一套技術,可以用「證據」來證實的觀點,近年來甚囂塵上。但是,誠如Kilty暨Meenaghan(1995, p. 446)所指出的,技術官僚和管理掛帥的觀點,可能造成捨本逐末的後果,忽略了社會工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而此目的與促進改革有關。兩位作者表示,改革方向代表社會工作信奉的價值觀,而且「它也受到社會工作運作的政治環境影響」。下一節我們檢視在英國和愛爾蘭大部分社會工作運作之地─地方政府架構之內,藉此探討政治、行政環境與社會工作實務之間的關聯。

行政機構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可以從不同途徑形塑社會服務的政治環境,最重要的一個是改變地方政府的結構。它所選擇的組織形式,反映該政府或甚至政壇權威人士的意識形態取向。例如,Craig暨Manthorpe(1998, p. 190)追溯保守黨政府於1990年代進行改革的緣由如下:「目前進行的政府組織改造工程起源於1990年保守黨黨魁選舉,當時Michael Heseltine在政見中包括一項對地方政府改造的承諾⋯⋯組織再造的論據並沒有經過任何理性政策發展過程」。

這類改變對社會工作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中央政府層次的政治決策,決定了地方當局提供社會服務時的型態和規模。這兩個因素都很重要。Heseltine那輪改革做成的決議之一是,將地方政府改成兩種型態:一種是單一權力機構,換言之,在既定區域內由市政局提供一切服務;另一種是兩級權力機構,由郡政府和區政府劃分服務範圍。兩種模式各有各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兩派攻防激烈。對社會工作服務而言,單一體系最大的好處據說是一致性和清晰度,因為地方政府一切相關服務全歸在同一個市政局的控制下。

遺憾的是,這種地方政府型態的缺點往往在它的規模,因為單一權力機構管轄的人口通常不多。單一權力機構如西威爾斯的Ceredigion市,人口只有67,000人,非常特殊形式的需求在當地可能難得出現一次,社會服務人員能有多少機會取得處理這類需求的專門技術?由此可見,表面看來天高皇帝遠的政治決策,可以對最基層的社會工作活動造成非常直接的衝擊。

市政局一旦成立,就有責任提供中央政府主管單位頒佈的社會服務。在大布列顛各邦,中央政府是政策制訂者。這個層級的政府不可能自己提供送餐服務,或陪托兒所裡的弱小兒童玩耍,或傳授精神病患謀生技能。服務的提供落在地方政府身上;可是提供的能力卻被中央政府的行動限定。舉例來說,上述地方政府組織再造計畫,已導致社會服務部門人才嚴重流失,因為許多資深人員趁行政區重劃的機會提前退休。中央政府提供的經費也明顯衝擊市政局提供服務的能力。

不過,千萬別以為地方政府的政治性格對各地社會服務的設計和提供毫無影響。實則,如Parton(1994, p. 107)所言,我們必須從一個比組織架構廣闊得多的角度,去了解社會服務的變化與更廣大政治變遷之間的相關性。1980、1990年代減少直接提供服務和增強市場功能的趨勢,與「從社團主義中央集權制度(corporatist centralism),邁向更分散和分裂的極小國家體制的普遍趨勢」方向一致。

社會服務

以上從意識形態、政府和行政機構的直接政治脈絡探討社會福利,社會工作服務的設計和管理乃出於這些脈絡。但是,服務的提供呢?我們憑什麼認為基層社會工作是一種政治活動?

下面我們將說明,社會工作受到不同目的驅使,這些目的一向高度意識形態,並因此引起高度爭議。有些人基於某種「科學中立」的訴求,否認社會工作存在意識形態,但他們的否認一向另有所圖,以為避而不談意識形態,就可以迴避社會福利供給與生俱來的壓力。在美國,社工員是技師(social-worker-as-technician)的觀念被發揚光大,Mills(1996, p. 394)認為有些新右派(New Right)擁護者,包括一些出身社會工作的人,之所以主張照顧管理策略,把服務使用者「刻意驅趕」至「絕望之境」,是為了逼他們盡更大努力掙脫國家援助和福利依賴的桎梏。在此情形下,Mills(1996, p. 395)表示,社工員不僅捲入意識形態之爭,而且還是那場爭議的參賽者,其行動若非支持就是反對流行的正統觀點。

在英國和愛爾蘭,Harris(1997, p. 28)提出相同的觀點,他表示「社會工作需要應用社會和政治理論,於一大堆複雜和有時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上」,他還說社會工作是「當代政治之子」。下面兩個當代例子,足以說明此一線性關係的大致情形。

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例子是,社會工作常年處於兩股拉力緊繃的情況下,一邊是它對個人的責任,另一邊是它對社會的責任。用極度簡化的說法來講,社工人員可以分成兩派,一派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改變個人以滿足社會需求,另一派則認為自己在改變社會以滿足個人需求。實際上大部分社會福利工作處於兩個極端之間的混亂地帶,不過,上述二分法雖然誇張,的確描繪了一條區分不同形式實務的基本斷層線。二次大戰剛結束那段時期,基於福利國家一出現,貧窮和取得基本服務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的信仰,社會工作的主軸似乎是設法讓「苦主、壞蛋和瘋子」(sad, bad and mad)更好地「適應」一個本性善良的社會。1960年代,隨著貧窮被「重新發現」,加上政治逐漸趨向激進主義,個人道德逐漸趨向自由主義,社會工作的主流觀點也隨之改變。「激進社會工作」,基本上是馬克斯主義信徒,呼籲社會福利的工作者和案主聯合起來挑戰既得利益,向有權者奪權,重新分配權力給無權者。即使一些不大前衛的圈子,也主張社會工作應該從專為適應不良者服務的邊緣地帶移到主流。1968年西伯姆委員會(Seebohm Committee)建議成立「全民」社會工作服務,讓尋常老百姓使用社會服務像看醫生或上學一樣正常。那個時代的精神強調人民有權獲得服務,服務乃代表個人動員資源,而不是僅僅幫助他們適應個人處境而已。

1970年代初期的西伯姆改革,代表的或許可以說是社會服務在二十世紀後半段的顛峰。第二個說明政治與社會工作之間線性關係的例子,剛好出現在這段時期。1973年社會工作界發生一起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扭轉了社會大眾長久以來對一個議題或行業的觀感。事情是一名叫瑪麗亞.柯威爾(Maria Colwell)的兒童死亡,導致一項公開調查,調查結果斬釘截鐵將這個孩子的命運歸罪於社會工作。調查得出的結論是,社會工作服務一方面無能,另方面又像基本教義派一樣死守著一個特定理論模型。結果是,不管瑪麗亞本人多不願意,不管調查報告稱之為「普通常識」的證據多麼確鑿,瑪麗亞還是被送還給她的生母。回家之後,鄰居和其他人一再提出警告,卻被社會工作部門當做耳邊風,直到悲劇發生─仗著後見之明,調查報告對這個結局的評語是:原本可以避免。

柯威爾調查案的處理方式,就黨派立場而言不能算是「政治性的」,但由於對事實真相理解不同而引發的爭議,卻是高度政治性的。當時社會服務部大臣是Sir Keith Joseph,他是保守黨,相信貧困代代相傳的「傳輸」理論。根據這個理論,社會上大部分的弱勢和不平等之所以長久存在,原因不在大規模的勢力,如經濟不平等、失業、惡劣住所等等,而在於某些社會階級養育子女的方式,經由代代相傳,將上一代的錯誤和缺陷傳給下一代。根據這個世界觀,社會工作應針對個人,而非結構,目的在幫助或迫使那些生活方式已證明有礙進步的人修正他們的生活方式,否則即冒著子女被帶走的風險。

柯威爾案促使社會工作的意識形態焦點進一步輪轉,但它更大的後遺症是讓這一行從此染上一個名聲,也就是1980、1990年代常說的「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柴契爾夫人主政時代,社會工作訓練和實務特別重視所謂的「反歧視性」或「反壓迫性」實務。社工員奉命「對抗」任何基於種族、性別、性取向、身心障礙等等的歧視,只要它們有可能妨礙案主進步。儘管這些措施成了右派媒體評論家方便的箭靶,但矛盾的是它們居然會出現在新右派主政時代,這個矛盾現象可以從它們尊奉新自由主義者念茲在茲的機會平等來解釋。根據這個信條,一個社會最進步的時候,是它的成員各憑努力和功勞來競爭的時候。種族、性別等問題,不可以做為評價一個人的單獨標準,評估一個人應根據其行為,而非外表。仔細閱讀這段時期的官方機構文件,例如社會工作教育暨訓練中央委員會的文件,不難發現此一主流觀點與社工員奉命採取的反歧視行動關係密切。但另一方面,這些信條若不是被批判,就是很容易被擴大解釋為一種截然不同的平等,即結果平等,而非機會平等。從這一章的角度來看,這個爭議的重點在說明政治與社會工作如何跨越時間,在各種議題上,始終緊密相連。

結論

這一章著重於外在機構對社工人員奉命執行的職責性質和執行方式,所造成的政治衝擊。當然,另一種政治也對實務造成重要影響,那就是這個行業本身的內部政治。社會工作的特徵無疑是實務工作者和學者對於這種工作本身的性質,從社會工作究竟算不算一種「專業」,到它能不能簡化為一套機械化的「適任能力」,經由這套能力去實踐社會工作機構的要求,總是辯論不休和爭執不下。至於社會工作的技術,同樣存在不同觀點,不管是特定個案採取哪個行動方向最好,或甚至證據本身,都會引起爭論。

這些內部辯論與外界關切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儘管這些討論可能顯得晦澀難懂或太學術性,但它們大部分屬於意識形態性質,受到關於當前社會本質是什麼的基本觀念影響,而此觀念基本上是政治性的。此外,這類討論的後果也是政治性的,因為它們會改變權力分配,不論是員工與雇主之間,不同服務提供者之間,或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權力分配。換言之,在社會工作從事的一切活動中,政治考量既形塑環境,也形塑結果。這一章主要目的在指出,社工員必須了解那個形塑過程,以及它對我們希望從事哪一種社會工作,希望成為哪一種社會工作者,所造成的直接衝擊。
(摘自《社會工作概論》,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5.08出版)

8/02/2005

社會工作概論(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Work)  導言

導言

編這本書帶給我的樂趣超過以往任何編輯工作。

我之從事社會工作純屬偶然,記得那年我剛從利物浦唸完社會科學,有一天逛到倫敦經濟學院,無意間瞄到一張用打字機打的,覆蓋了灰塵的告示,邀請有志者前來應徵倫敦的觀護人工作,從那一刻起,我與社會工作就須臾不離了。在那之前,我從未想過可以把社會工作當作終身職業,但我還是進去了,接受一位慈祥的副校長即席面試,接下來,我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人已經在倫敦伊斯寧區敲案主家的門,在土坦罕區和一群望之令人生畏的女人一起做「婚姻工作」,這群女人懂得的性和暴力是我連作夢都沒夢到過的,此外,每天早上在蘇活區領薪治安官(stipendiary magistrate)開始處理他慣常處理的一長串流浪漢、娼妓、竊賊案件之前,我就憑著似懂非懂的人性經驗向他獻策。

接下來一年,我遇到的觀護人無奇不有:有一位是退伍的傘兵中士,他最出名的一招是總找得到藉口,給每一名落到他手上的男性案主來個過肩拋,把對方摔得七葷八素,「只為了讓他知道誰是這裡的老大」;另一位觀護人在辦公室牆上掛了一個十字架,每回開始討論社會個案工作之前,都要叫案主先跪在十字架前。沒受過訓練、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我,就這樣開始跟著一群資深觀護人學習如何應付多達120件的承辦案件,如何在法庭上表演,還有為了讓我的案主能夠「過勤勉的生活」,和當地一批雇主攀交情是如何重要。

直到今天,我仍然被社會工作實務深深吸引─不僅是著迷於它似乎無窮無盡的各種實踐方式而已。然而,不管我、我的同行及社會工作學術界的朋友多麼努力,社會工作的本質與目的仍然難以捉摸。

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我已在另一本書(Davies, 1994)中寫過,即太多人分不清楚社會工作到底是什麼和他們認為社會工作應該是什麼兩者;但就這本書的目的而言,第二個理由更重要,也就是社會工作的確包羅萬象,非常難用工整的概念一言以蔽之。

《社會工作概論》並不試圖呈現一幅幅性質相同的畫像,也不企求整本書前後一致。但不屈不撓讀完整本書的讀者,自然會得到很好的概念,知道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從事的各種活動;他/她會認清政治、經濟環境和人口結構的重要性;他/她也會明白,瞭解人類行為,知曉人類關係的本質,並同意社會工作與介入弱勢者、法律和國家機器之間息息相關,對於社會工作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他/她會恍然大悟,原來從事社會工作的人乃是獻身於讓某些人的日子比較過得下去,雖然其他人可能寧可忘記這群人的存在,或甚至加以譴責。至於如何才能達到此一目的,當然是個高度爭議性的話題─在這本書裡就爭論個不休。

「千萬記住,」我六年級的英語老師有次告訴我,「千萬記住,當你讀學術書的時候,別以為那是偵探小說。沒有規定說你一定得從第一頁讀起,讀到最後一頁為止。其實,」他接著說,「先讀最後幾頁的好處多多。這樣做經常能幫你省下不少時間和功夫」。

我相信,他大概理所當然的認為,面對一本論文集時,明智的讀者應該先隨意瀏覽一下目錄,然後直接跳到立刻引起他興趣,或那些看來似乎能滿足某個急迫需要的題目、作者和章節。如果讀者喜歡他/她讀到的部分,幾乎可以確定他/她會忍不住接著讀其他章節,那些先前在他/她放縱自己熱情的衝動下略過的章節。

《社會工作概論》就是設計成這樣一本書。為了幫助讀者瀏覽,每一章作者都列出五個要點;這些要點再度和偵探小說形成對比,應能幫助你立刻找到「這案子是誰幹的」,然後,你可以好整以暇的回頭細嚼內文,找出究竟這案子是如何幹出來的。

讀者可以自行決定哪幾章最有用。每一章我都讀過好幾遍,從中學到很多過去我不知道的東西。當然,我對哪幾篇文章最優美有我自己的看法,但我不打算跟你講。我了解每個人的興趣和欣賞的文體有很大主觀成分在內,所以我知道身為讀者的你,對於哪些篇章最有用的看法可能和我大相逕庭。

所有讀者對於這樣一本論文集大概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整本書的價值是否大於每一章的總和。每一篇論文的目的都在引導讀者進入它的主題,而每一位作者都希望說服讀者更深入、花更多時間去探討那個主題。為達此一目的,每一章都提出三個問題,供讀者思索並同其他人討論;此外還介紹三本參考書,讓學生有機會去深入閱讀。但如果你和我一樣讀完整本書,不論是按頁碼次序或跳著讀都無關緊要,你會不會發現你對當代社會工作獲得一個綜觀全景的認識?我希望如此。我想你也會毫不遲疑的同意,這張風景圖不大整齊。而且,它還在你的眼前不斷改變風貌。

話說如此,這本書還是有一定的連續感和共通性。我們寫的是一個關於人類努力的領域,而此領域本身已有百年歷史;其中包括一些相當穩定不變的要素。況且,社會工作幾乎全神貫注於滿足人類需求,這種需求是古往今來人類始終共有的,而且無論走到哪裡都存在。改變人口型態,會增加需求;同樣的,醫療的進步,乃至家庭結構的變化,都會增加需求。定義和專業術語可能與時俱進;可是與精神疾病、歧視、貧窮及人間暴力相關的經驗,性質始終不變。

《社會工作概論》旨在幫助讀者思索,人類行為在壓力環境中的真實狀況,並瞭解社工人員如何被畀以重任,對之做出適當的反應。

第二版編後語

《社會工作概論》第一版大獲成功,鼓舞我「重頭來過一次」,因為社會工作及其服務的世界比第一版出版時又往前演進了。
不過,第二版與其說是1997年第一版的修訂本,倒不如說是一本新書,但擷取了第一版的精華並加以修訂;許多章已經全部重新寫過,以便納入變遷中的情況。此外,我很榮幸取得23篇特地為第二版寫的論文。

書的結構也更改了。我把編排順序改得更合理,將「社會工作存在的理由」移到第一篇,並在其中增添幾章談家庭暴力、健康不良及身體障礙。

第二篇「應用知識於實務」確認理論、經驗證據和政治允諾三者對實務並駕齊驅的影響力,並藉幾篇探討照顧管理、風險評估與管理、福利權實務及憤怒管理的論文,反映社會工作不斷變動的本質。

第三篇是第二版中比較「剛硬」的部分,其中兩篇新的長文,談兒童與家庭工作,以及與成人服務使用者的工作,作者是英國相關領域首屈一指的學者。社會工作改變之快,充分反映在這一篇中,從第一版只剩下關於家事法庭的那一章留下來可得而知,但即使那一篇也徹底重寫過,以納入自1997年以來出現的組織性發展。第三篇新添的文章涵蓋醫療保健服務、學校、精神健康設施、團體照顧及住宿照顧、刑事司
法體系等領域中的社會工作,以及跨專業合作現在如何是我們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四篇集結的文章反映了自我與社會環境之間複雜、動態的互動關係─這種互動模式已被冠以心理之名。這一篇包含幾篇重要的新論文,探討社會工作的社會及政治脈絡。Audrey Mullender、Siobhan Lloyd及Owusu-Bempah分別將他們關於性別、性特質及族群性的論文重新寫過。裡面還有一章長篇大論的談心理學在優良社會工作實務成就中扮演的角色,緊跟著六章概述人類生命週期,原是第一版的重頭戲,現已重新修訂。

最後,在第五篇中,我們從各種不同的觀點檢視社會工作,其中五章是第二版新添的:它們分別代表來自身心障礙者運動及來自照顧者的觀點;還有一章是黑人觀點;另一章則探討實證派方法對實務的意義;全書最後一章強調法律(包括人權立法)的重要性,因為法律是一個始終存在的因素,隨時隨地影響、授權而又限制著實務工作者。

這本書和我在整個社會工作生涯中編過或寫過的其他書籍差不多,它不是一本意識形態前後一致的書:我生活的世界本來就不適合整齊畫一的理解模型。這一版《社會工作概論》是一本時而互相對立的激進觀點撞出火花,時而又對心理諮商理論靜靜反省,對風險評估精確算計的書。但我對自己選擇Chris Jones談貧窮的論文做為這本書開宗明義第一章,有點兒沾沾自喜。我愛這篇文章裡的激情,因為沒有激情的社會工作很快就會淪為犬儒式的官僚作風;作者的憤怒攪亂了我的平靜─這恰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憤怒藏在他討論現代生活的一些層面及其如何影響社會工作實務的文字背後;但我不同意Jones字裡行間流露的信心,他相信總有一天,在某個地方,會以某種方式出現新的結構取代資本主義,於是一切問題終將迎刃而解。

但Chris Jones說的沒錯,貧窮是社會工作存在的首要理由。過去如此,未來仍將如此。在這本書存在於世的期間,有關一個現代城市社會如何運用它的公共資源,去幫助那些很難憑一己之力存活的人改善生活,仍會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社會工作者,不管以哪一種身分出現,都是(直接或間接)受僱於國家以達成此一目標的社會工程代理人。即使他們在有生之年永遠達不到最後或絕對的成功,並不能構成藉口讓他們放棄希望,或拋棄他們只要任此職一天,天天都得面對的任務。

能夠在二十一世紀擔任社工人員,足以令人感到驕傲,而非絕望;但公部門資源對社會工作的大量投資,給這一行的實務工作者、管理者、教師,還有那些制訂政策及通過法律,從而決定社會工作範圍的人,帶來龐大的責任,要求他們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紀律嚴明地追求那些目標,並以務實的態度看待自己能夠達成什麼、不能達成什麼。

我期盼這本書的讀者和我一樣,在社會工作中尋到一個實現個人抱負的生活;但更重要的是,我冀望由於他們工作的結果,由於他們專業和充滿關懷的貢獻,將造福幾百名,甚至幾千名弱勢者的生活。

Martin Davies
諾威克郡

參考書目
Davies, Martin (1994) The Essential Social Worker, 3rd edn. Aldershot: Arena.

7/26/2005

群學經銷新書: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



作者:夏傳位
出版者:中華民國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

群學經銷新書:《禿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一書,已經上市,以下為此書之簡介,以及書中部分內容連結,讓您先睹為快。各實體、網路書店也已經上架,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洽詢喔!在金融併購盛行的台灣社會,這樣不斷擴張的財團勢力,是否會讓台灣社會產生負面的社會效應?此書有詳細的分析。

為什麼這些年來,鄉鎮中的銀行越來越少,都市中心的銀行卻越開越多?為什麼街頭上小額信貸的廣告越來愈多?為什麼在街道上,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人不斷促恿您辦理信用卡、現金卡?這些現象背後其實都與金融合併息息相關。影響所及,不僅銀行員,你我想擺脫也幾乎不可能。這幾年來,以金融改革之名,金融資產快速為少數財團所瓜分,金融合併的結果導致少數人得利,苦果卻由大多數人(如銀行員、客戶和社會大眾)承受!政府與媒體忙著編織合併的美景,卻鮮少提及這些苦果,其實是由弱勢的、沉默的社會大眾來買單的。本書戳破金融合併可增進效率和服務的迷思,深入探討金融合併所引發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後果。由一位資深銀行員為何注毒自殺、尋死意念堅決談起,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金融合併不僅暴露出經濟權力持續擴大卻不受節制的可怕情景,還以各種事實告訴你和我,這種金融土石流已經氾濫,社會快要滅頂了,獨善其身很遺憾的已經不可能了。

作者:夏傳位
簡介:曾任財經雜誌記者多年,感受台灣媒體無勇氣採獨立批判精神,又陷入媚俗與銷售的泥沼,喪失追求真相的堅持,在失望之餘,棄媒體而從事工運 。相信透過審視基層勞工的處境與命運,能夠更了解資本運作的本質。

目次:

出版序 齊力斬斷金融禿鷹的瑞爪
推薦序 重思金融併購的功與過
    金融機構併購政策,為誰辛苦,為誰忙?
    不要輕忽金融併購的社會負面影響
前言
 壹 銀行襄理之死
 貳 撥開金融整併的迷霧
 參 金融合併的政治學
 肆 沒有預約的生涯轉折
 伍 社會受傷了
 陸 集體行動的可能性
附錄

7/09/2005

舊書堆中的老靈魂 李清志

 這 本 書 喚 起 了 愛 書 人 半 世 紀 的 回 憶 , 也 喚 醒 了 我 許 多 的 記 憶 。

  小 時 候 家 住 師 大 附 近 , 每 到 周 末 父 親 總 是 騎 著 腳 踏 車 , 載 我 到 不 遠 處 的牯 嶺 街 看 書 , 而 幼 小 的 我 就 在 牯 嶺 街 的 舊 書 堆 中 遊 玩 , 熟 悉 著 舊 書 的 氣 息 與 舊 書 攤的 自 在 。 雖 然 當 年 的 我 目 不 識 丁 , 卻 培 養 了 我 與 舊 書 分 不 開 的 情 誼 ; 同 時 在 當 時 我也 暗 下 決 心 , 一 定 要 趕 快 學 會 識 字 , 好 讀 完 這 一 整 條 街 的 書 籍 。

  隨 著 時 光 的 飛 逝 , 臺 北 的 舊 書 街 由 牯 嶺 街 轉 到 光 華 商 場 , 而 光 華 商 場在 電 子 產 業 的 日 益 壯 大 , 也 使 得 舊 書 店 逐 漸 沒 落 , 甚 至 消 失 無 蹤 。 有 一 段 時 間 , 臺北 幾 乎 聞 不 到 舊 書 的 味 道 , 雖 然 有 嶄 新 亮 麗 的 誠 品 書 店 , 讓 人 可 以 全 天 流 連 在 書 香之 中 , 但 是 失 去 了 舊 書 的 味 道 , 總 是 教 都 市 中 的 老 靈 魂 悵 然 若 有 所 失 , 到 處 遊 走 ,希 望 找 到 一 絲 屬 於 過 去 記 憶 的 氛 圍 。

  直 到 我 到 美 國 密 西 根 州 安 娜 堡 ( Ann Arbor) 留 學 , 才 又 找 到 那 種 屬 於童 年 的 舊 書 店 氛 圍 。 很 難 想 像 安 那 堡 這 樣 一 座 大 學 城 , 竟 然 也 有 許 多 收 藏 豐 富 的 舊書 店 , 這 些 舊 書 店 不 似 牯 嶺 街 書 攤 的 簡 陋 , 反 倒 古 意 典 雅 , 木 造 黝 黑 的 舊 書 店 中 ,堆 滿 了 許 多 厚 重 的 精 裝 版 本 洋 書 , 推 開 沈 重 木 門 , 頓 時 跌 入 時 間 停 滯 的 舊 書 世 界 裡。 店 主 人 戴 著 眼 鏡 , 一 派 優 閒 地 窩 在 書 堆 後 方 , 似 乎 是 存 在 於 另 一 個 世 界 的 人 一 般; 那 種 奇 特 的 沈 靜 與 執 著 , 宣 告 著 舊 書 店 這 個 行 業 的 與 世 無 爭 與 優 遊 自 在 。 這 幅 畫面 讓 我 自 己 好 幾 次 想 丟 下 工 作 , 去 開 一 家 舊 書 店 , 安 安 靜 靜 地 過 日 子 。

  我 一 直 以 為 現 代 大 都 會 應 該 不 利 於 舊 書 店 的 存 在 , 當 臺 北 舊 書 店 逐 漸消 逝 之 際 , 我 發 現 日 本 東 京 這 個 電 子 城 市 居 然 還 有 許 多 舊 書 店 , 這 些 舊 書 店 不 僅 存在 於 老 舊 的 神 田 書 區 , 同 時 也 有 許 多 新 世 代 舊 書 店 存 在 於 目 黑 區 。 這 些 新 世 代 舊 書店 有 著 時 髦 的 內 裝 , 販 賣 著 另 一 種 奇 特 的 書 店 氛 圍 ; 書 店 老 闆 不 是 年 邁 的 老 頭 , 而是 年 輕 有 型 的 小 伙 子 。 我 不 瞭 解 這 些 舊 書 店 如 何 能 在 現 代 城 市 競 爭 中 生 存 , 我 面 對著 這 些 舊 書 店 心 中 只 有 一 股 莫 名 的 感 動 。

  《 半 世 紀 舊 書 回 味 》 這 本 書 對 於 大 部 分 愛 書 的 臺 北 人 而 言 , 猶 如 城 市生 活 的 回 憶 錄 , 同 時 也 記 錄 著 臺 北 城 市 發 展 易 為 人 們 所 遺 忘 的 面 相 。 作 者 李 志 銘 地毯 式 的 田 野 調 查 努 力 , 為 舊 書 店 留 下 了 珍 貴 的 家 譜 ; 雖 然 這 本 書 原 為 作 者 的 研 究 所論 文 , 但 是 我 們 應 該 慶 幸 這 本 論 文 被 出 版 成 書 , 而 不 是 淪 為 圖 書 館 中 被 人 遺 忘 的 塵封 文 件 。

  我 沿 著 書 中 所 載 的 線 索 , 在 臺 北 街 頭 又 找 到 了 像 「 舊 香 居 」 、 「 茉 莉」 、 「 抹 茶 橘 子 」 這 類 舊 書 店 , 不 同 於 早 年 牯 嶺 街 的 簡 陋 , 這 些 店 多 有 些 微 雅 痞 氣息 , 也 瀰 漫 著 一 股 慵 懶 的 爵 士 氛 圍 , 令 人 十 分 舒 適 自 在 。

  這 些 店 在 臺 北 的 出 現 , 讓 我 內 心 那 股 想 開 舊 書 店 的 夢 想 , 又 開 始 蠢 蠢 欲 動 起 來 !

7/06/2005

《社會工作概論》序言

余漢儀(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有一次和幾位任教大學的社工老師一道閑聊,不知怎地,就聊到社會工作概/導論這類入門課程的教學心得,大夥竟然異口同聲說,這是最難教好的一門課。原因是除了要有能深入淺出的教學技巧、溢於言表的專業熱情,來吸引這些未來的專業新兵入門上道外,課程內容該涵蓋些什麼是最傷腦筋的。就像寫書,要學者就個人專精領域發揮不成問題,但要完成一本通論,就非集眾人之力而不可得了,借用本書編者Martin Davies的話:「社會工作包羅萬象,很難找到工整的概念一以貫之!」特別是社會工作這個行動取向的專業,她的內涵隨著當代現實生活的變動而與時推進。本身既充滿理想性格,背負著人道主義的自我期許,卻又無法自外於大環境中科學實證、管理主義的要求;持續掙扎於為弱勢案主請命,或代理社會主流管控之間。一旦投身這個專業,雖然難免困惑於應然與實然之間的落差,但卻仍然吸引不少「傻子」就此安身立命。

彙整了五十幾位當代英國資深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五十二篇精闢短文,內容龐雜卻又要能理路分明,的確考驗著編者的能耐。本書共分為五大部份,首篇先交代為什麼要有社會工作?呈現的是現代人無法規避的貧窮、家庭暴力、老化、及身心健康等生活問題,字裡行間的基進觀點隱然已為本書定調。第二篇強調應用相關理論於實務的重要性,則廣納老幹新枝,由精神分析到照護管理、風險管理、反歧視;探討支撐社工實踐的理解(make sense)為何,應能一掃傳統認為社工不重理論的疑慮。第三篇具體的實務領域探討,則會讓台灣的讀者歆羨不已,特別是社工在跨專業團隊中的展望;由英國經驗也可以啟發我們,在精神健康、醫療保健、家事法庭、及司法犯罪體系,台灣社工的實踐空間仍然大有可為,有待我們開疆闢土、一展身手。第四篇社工的社會心理架構,除了前兩章交待社工在英國發展的社會及政治脈絡(也帶入「權力」這一普世議題),及最後有關生命週期的六章(其中「黑化」一章令人眼睛一亮),更納入性別化(gendering)、文化/族群/認同、及性特質(sexuality),這些一向受忽略也不易處理的議題,都有深入獨到的見解。最後一篇可當作是由不同立場/觀點對社會工作總體檢,也考驗專業的反省能力。當讀到服務使用者經年累月扮演對服務或研究提供資訊的角色,卻無法涉入任何決策或權力改變,以致出現「諮詢疲累」(consultation fatigue)現象時,稍有良知的社工學界或實務工作者,都難免坐立不安、尷尬的會心一笑吧?

看完這本由英國作者群完成的「社會工作概論」鉅作,你會驚訝的發現,和我們迥然不同的社會福利體系,卻也有那麼多的相似議題。特別是充斥當代社會的個人主義,及瀰漫政府決策系統的家庭主義(familialism),在台灣可能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回頭看台灣社工專業的處境及所面對的挑戰,或許也就更能了然於心、坦然以對了。大凡涉及人類問題及解決之道的討論,難免師出多門,自然不能期待這是一本意識形態前後完全一致的書,然而它的基調卻是明確的;大多數章節的作者總嘗試讓你看到外部的結構系統,視角由近拉遠,問題的全貌就容易盡收眼底了。而他/她們也都擅長以剖析的手法來引人入勝,通常也頗具說服力,但也不是沒有爭論的餘地。例如在「憤怒管理」一章中,作者對憤怒的正面力量一語帶過,未能提及在性侵害倖存者處遇中,可如何藉憤怒的力量來充權受害者,進而形成反暴力的集體行動經驗,殊為可惜。有關生命週期的諸多論述,多多少少也較偏向都會區、中產階級家庭成員的生命經驗,其中「黑化」(nigrescence)一章,雖試著點出存在少數族群的另類認同發展歷程,但其他生命週期的討論中,跨文化研究的資訊雖有穿插,卻仍嫌引用不足。

本書除了流暢傳神的譯筆外,我個人最欣賞作者群處理議題時的平衡手法,除了澄清本身的立論(argument)外,對分歧的論點並沒有粉飾太平,誠實的呈現一幅變動的圖像:人類世界問題的複雜及公共資源配置的高度爭議性,而這也正是社工自許為弱勢者倡導,無時無刻不須面對的張力(tension)。我不確定讀者是否都會同意編者 Martin Davies 在本書導言及編後語中的樂觀,然而能成為本書的讀者,恐怕也真得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我看來,是一些心胸開放、樂於接受挑戰的人,當透過閱讀本書,更多理解當代人們的生活處境、及社會工作的內涵時(包括其限制和可能),覺悟到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願意投身成為觸發改變的一分力量—後者就算是我的私心期盼吧!

《社會工作概論》(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Work),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即將於2005年7月出版

6/28/2005

學術研究與社會工作

Juliet Cheetham
朱道凱、蘇采禾 譯

社工員和他們的老師也如其他公民一般,仍然容易照單全收某些在解釋社會和個人問題方面也許動人,但未經檢驗的意識形態和理論。應付青少年犯罪、精神疾病、單親父母等問題的方式像流行風般的不斷改變,只不過是其中少數例子罷了。分辨來去如風的流行和重要的觀念進展往往不易;要質疑和澄清兩者的分野,必須靠有研究根據的分析才行(Rutter and Smith, 1995;Rodgers and Pryor, 1998a)。研究也能防止過度簡化對問題的了解或反應;社會工作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整合所有範圍的研究證據,因為社會工作領域經緯萬端,牽涉多門學科,非如此不可。當研究結果挑戰我們本身及其他專業普遍接受的看法時,這種知識上的整合頗為不易。

例如,精神分裂和其他嚴重精神疾病仍然困擾著很多個人和家庭,挑戰著社工員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許多讀者一生中可能見過不同形式的機構照顧,從監禁病人給予藥物治療到實驗性的團體生活,還有各種社區照顧,這些治療方式都曾經是一時之選,但大部分只有薄弱的研究基礎。雖然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的起因仍有眾多問題未解(或許幸運的是,至少不能再理所當然的把孩子的不幸怪罪到父母頭上),不過它已經能分辨比較好和比較不好的治療方式,這對社會工作有重大意義(Horobin, 1985;Goldberg and Huxley, 1992)。其中例子包括協助家庭成員避免激昂的情緒表達,還有最重要的是,承認並採取行動解決患者非常普通但不可缺少的需求,亦即就業、消遣、包容和與人接觸以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於此,對精神健康服務使用者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這些人的心聲必須被一清二楚聽到(Brown, 1987;Rogers et al., 1993;Croft and Beresford,見本書 5.1章)。

第二個例子是少女懷孕原因的研究。這類研究指出有待解決的問題相當複雜,使所謂「年輕女孩懷孕是為了想得到國宅」的說法顯得荒謬(Miller et al., 1992;Brannen, 1993)。它還顯示不懂避孕及對性行為後果無知,並不足以解釋十多歲少女懷孕的原因,必須進一步探討性別角色、自尊和自信,某些婦女生活和前途受到限制,以及避孕方法不足等因素,才能了解問題。所以社工員與父母和教師合作,可以幫忙增進知識、技能和選擇,使年輕人的個人關係比較少問題,從而提高他們對自己的評價。

犯罪和青少年違法問題也一樣,過去幾十年一直從道德、心理和社會層面做解釋,隨之而來的回應方法是懲罰、再教育、諮商和團體及社區工作,以及設法減少失業和都市貧富懸殊問題(urban deprivation)。研究清楚顯示所有這些回應方法的潛力和缺陷,並特別指出單一、過份簡化的解釋不足之處。

另一個例子說明普遍視為自殘的行為(self-damaging)其實受到複雜因素影響,見諸Hilary Graham(1993a,b)和其他人的研究,她在研究中生動的描述婦女讓人心酸的困境,她們在貧困中掙扎著養育子女,只有抽菸能減輕痛苦,抽菸是她們唯一的安慰劑及屬於自己的最後一點東西。在短暫片刻裡,抽菸帶給這些婦女貧窮的日子結束了,她們已加入消費世界的幻覺。「抽菸使母親能夠應付壓力,因而增進家庭幸福,但代價是損害個人健康。它以一種特別尖銳的方式反映出在困苦的環境裡要顧及健康必然有的矛盾。」(Graham, 1993a, p. 183)。

持續分析這類社會和個人問題及社會政策的衝擊,需要窮畢生之力鑽研社會科學,但大多數社工員只能在研究之旅上走短短一程。因此,社工員如何能夠執著於根據研究來理解他們行動所在的世界,尤其在很多社工員出了名的沒有時間或不願閱讀,遑論仔細考慮和解釋證據與結論的情況下?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而且責任必須共同分擔。

首先,社工員、他們的老師和主管必須培養嚴格的懷疑態度,檢視自己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和解釋。這些是否為普遍接受的看法,而此看法是否得到經驗支持?分析品質又如何?如果發現自己的認識和解釋似乎很少或缺乏有研究根據的證據支持,但又必須馬上反應和行動時,哪些問題需要注意?藉著辨認這種知識上的缺口,社工員可以幫忙設定研究方向。當前的例子包括:更完整的了解在醫療保健和社會照顧領域實施的公私混合經濟模式中,市場真正起的作用,目前認為這是通往經濟繁榮和個人自由最快捷的道路;更加了解社區裡非常依賴服務者的生活;嚴格分析授權給醫療保健和社會照顧使用者的意義和真實情況;以及追求社會包容。這些都是風行一時的政策,背後有華麗的詞藻,還有熱情的支持。但雄辯和熱情兩者都不應該妨害以冷靜和批判態度評估這些政策在真實世界執行情形;此一評估的中心必須是使用者的觀點及其對研究走向的影響,但至今大抵上只有身心障礙領域追求這個目標(Oliver, 1991)。批判性的疑問和探討不只是實務工作者的事。他們的部門必須透過研究單位予以鼓勵和支持,這些單位的職責就是要接觸、瀏覽和摘要重要的研究。

研究人員也有責任簡單扼要的散播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以實務工作者和政策制訂者容易取得的表格和出版方式提出。他們還有另一項要務,就是有系統的檢討和反省已知的事情。這不僅是重要的學術工作,還是一種利他的實際行動,因為社會工作相關研究數量不斷增加而水準不一,他們的行動可以減輕實務工作者和其他研究者的重擔,從幾乎不可能完成的繁重閱讀和嚴謹分析的苦差事中脫困。最佳例子包括Smith等人(1994)對有效觀護措施的報告,Twigg(1992)對社工員勉強照顧者接受不同角色的分析,Howe(1993)從案主觀點說明有效心理諮商的必備要件,不論其「學派」或理論基礎為何。Rutter暨Smith(1995)將各國研究青少年社會心理疾患及犯罪問題成因的結果綜合成出色的報告,多年來對當前許多從貧窮著眼的解釋形成挑戰,同時提供線索顯示,在社會環境裡家庭的影響非常重要。
(摘錄於《社會工作概論》(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Work),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即將於2005年7月出版)

6/10/2005

學術活動:研究方法工作坊系列

國科會「研究方法工作坊系列」之五:質性-比較分析方法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fessor Charles Ragi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Arizona

日期/時間:六月十日下午兩點至四點半
地點:台灣大學物理館凝態中心104演講廳(辛亥路近新生南路口)

講題介紹
Professor Charles Ragin將在本次演講中,討論質性研究的研究設計與評估過程值得研究者與評估者注意的幾項原則,討論的主要依據是他在2004年受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集結從事質性研究的著名社會學者完成的一項「質性研究的研究設計與評估」報告。這是由國科會「研究方法工作坊系列」支持的質性-比較分析工作坊課程的最後一場演講,預期將引起本地學者針對這些議題的熱烈對話,歡迎各位參與!(本次講義可以到社會學研究法工作坊網站下載http://www.socwkp.sinica.edu. tw/ )


講者介紹
Charles Ragin教授目前任職於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同時受聘擔任社會學與政治學教授,此次應國科會之邀在「研究方法工作坊系列五」中講授質性-比較分析課程。他曾於1988到2001期間在西北大學擔任社會學與政治學教授。Ragin的主要研究興趣為方法論、政治社會學和比較-歷史研究,尤其關注於福利國家、族群政治動員和國際政治經濟等主題。他長期致力於研究方法論的探討與出版,並多次獲獎,最近的著作Fuzzy-Set Social Science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先前有關方法論的作品包括:The Comparative Method: 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Issues and Alternatives in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與Howard S. Becker合編的What is a Case?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Research。

-----------------------------------------------------------------
主辦單位:國科會人文社會處、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協辦單位: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